-
适用情况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蠓虫叮咬引起的瘙痒、红肿。若叮咬后仅出现轻微炎症反应(如红斑、瘙痒),且未感染,艾灸可能有效。 -
操作方法
- 悬灸法:点燃艾条对准患处悬停施灸,以温热不灼痛为度,持续至瘙痒缓解(通常5-10分钟)。
- 隔物灸:可用独头蒜片垫底,上置艾绒点燃施灸,增强渗透效果。
- 注意避免直接灸(麦粒灸)等高风险操作,以防烫伤。
-
注意事项
- 若皮肤已感染、破溃或肿胀严重,应避免艾灸并及时就医。
- 艾灸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可配合肥皂水清洗或外涂炉甘石洗剂。
- 孕妇、皮肤敏感者及儿童慎用艾灸。
-
替代方案
若艾灸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建议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或就医进行专业处理。
艾灸可作为蠓虫叮咬的辅助疗法,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谨慎操作。若症状持续或恶化,请及时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