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障碍加重
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肌力减退,甚至弛缓性瘫痪,肢体活动能力显著下降,需依赖辅助工具行走或完全丧失行动能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肉萎缩,导致肢体畸形或关节挛缩。 -
感觉功能严重受损
晚期患者常出现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缺失,表现为麻木、刺痛感消失,对温度和触觉的敏感度显著降低,甚至出现实体感缺失(无法感知物体形状)。典型体征为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可能伴随皮肤营养不良表现,如皮肤粗糙、菲薄、肢端发凉、指甲变脆易裂,部分患者出现血压波动(直立性低血压)、心率异常或出汗异常(多汗/无汗)。 -
腱反射消失
跟腱反射、膝反射等深反射减弱或完全消失,提示神经传导功能严重受损。 -
并发症风险增加
长期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引发的关节活动受限,严重者需长期卧床,增加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风险。
若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就医评估神经功能,通过神经传导速度检测、肌电图等明确诊断。治疗需结合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族)、改善微循环及康复训练,但晚期神经损伤可能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