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症状
- 腹泻:急性期表现为爆发性水样便,每日3-10次或更多,恶臭且无脓血,与阿米巴或细菌性痢疾不同。慢性感染则可能为间歇性稀便,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 腹痛: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呈钝痛或绞痛,常伴随腹胀、恶心、呕吐。
- 消化系统异常:厌食、体重减轻,儿童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贫血及发育障碍。
二、全身性症状
- 神经症状:如失眠、头痛、乏力、眩晕、出汗及肌腱反射亢进等。
- 甲状腺功能异常:约15.5%患者出现甲状腺机能亢进,基础代谢率增高16%-30%。
三、胆道系统症状
若寄生在胆道,可引发胆囊炎或胆管炎,表现为:
- 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 黄疸(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
四、胃肠道其他表现
- 十二指肠炎型:类似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可能伴低血压。
- 阑尾炎型:症状与普通阑尾炎相似,切除的阑尾可见黏膜溃疡及滋养体。
- 结肠炎型:腹部钝痛加剧,易误诊为痢疾。
五、慢性感染特征
病程超过数周至数年,表现为周期性稀便、反复发作,大便恶臭,儿童可能出现乳糖、脂肪吸收障碍及发育迟缓。
诊断提示
若出现上述症状且粪便检查发现滋养体或包囊(急性期直接涂片法、慢性期碘液涂片法),结合流行病学史(如旅游、水源污染接触)可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