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 感染性血栓:需尽早使用敏感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 脱水患者:及时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
- 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激素治疗
- 血液高凝状态:采取扩容降低血粘度
2. 抗凝治疗(核心措施)
- 急性期首选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需监测凝血功能
- 远期过渡至华法林口服,目标INR值2.0-3.0,维持6-12个月
- 新型口服抗凝药需评估肝肾功能
3. 溶栓治疗(重症适用)
- 尿激酶或rt-PA静脉溶栓,需排除出血风险
- 介入溶栓/取栓:机械碎栓、支架成形术等血管内治疗
4. 对症支持治疗
- 颅内高压:甘露醇/甘油果糖脱水,白蛋白辅助
- 癫痫发作:及时抗癫痫药物控制
- 血压管理: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时谨慎降压
5. 手术治疗(最后手段)
- 去骨瓣减压术:适用于严重颅内高压合并脑出血/梗死
- 血管成形术:病史超6月且静脉窦狭窄明显者
注意事项:
-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延误可能加重神经功能损伤
- 抗凝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指标,避免出血风险
- 饮食需清淡,保证水分摄入,避免脱水诱发血栓进展
提示:该病致残致死率较高,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方案需由神经科医生根据影像学检查(如MRI/MRV)和实验室指标综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