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感染治疗
-
抗生素选择
- 需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首选抗葡萄球菌β-内酰胺类(如苯唑西林、头孢曲松钠),耐药菌株需用万古霉素。链球菌感染以β-内酰胺类为主。
- 若血培养阴性,需经验性联合用药(如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庆大霉素或万古霉素+庆大霉素)。
- 真菌感染需选用两性霉素B。
- 抗生素疗程通常为4-8周,需足量、静脉给药,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
-
用药原则
- 早期治疗:血培养后3-5次即可启动。
- 联合用药:增强杀菌效果,如青霉素联合庆大霉素。
二、手术治疗
-
手术指征
- 心脏并发症:如瓣膜穿孔、赘生物形成导致重度反流或心力衰竭。
- 持续感染:抗生素治疗1周以上仍发热或血培养阳性。
- 赘生物风险:大型赘生物(尤其左心瓣膜)、反复栓塞或感染扩散。
-
手术方式
- 修复或置换受损瓣膜(如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修补术)。
- 清除心脏赘生物或感染病灶。
三、支持治疗
-
营养与护理
-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
- 加强口腔护理,减少感染风险。
-
辅助治疗
- 物理降温处理发热,避免滥用退热药。
- 输注丙种球蛋白或血浆,改善免疫及贫血。
四、注意事项
- 密切监测: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病情、血培养结果及心脏功能。
- 多学科协作:心血管内科与外科需联合制定治疗方案,尤其对复杂病例。
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家长需配合医生完成疗程并关注患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