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乳糜泻的治疗需以无麸质饮食为核心,结合药物、营养支持及对症处理,以下为综合治疗方案:
-
严格无麸质饮食
- 立即停用含麸质食物(小麦、大麦、黑麦),选择大米、玉米、豆类等替代。
- 注意市售燕麦可能含麸质,需谨慎选择。
- 饮食调整后3-6周症状可明显改善,需终身坚持。
-
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严重腹泻、低蛋白血症等急性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缓解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
- 矿物质/维生素补充:
- 锌、钙、铁、镁:纠正吸收不良导致的缺乏症。
- 维生素A/D/E及叶酸:预防佝偻病、夜盲症、贫血等。
-
营养支持
- 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使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 益生菌(如双歧杆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
-
对症处理
- 补液及电解质:腹泻严重时需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
- 抗感染治疗:如合并肠道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环丙沙星)。
-
监测与随访
- 定期评估生长发育、营养状态及饮食依从性。
- 复查小肠黏膜恢复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避免使用含麸质的加工食品和药物辅料,家庭成员需共同参与饮食管理,减少交叉污染风险。若症状无改善,需排查其他合并症(如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