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电图特征
-
逸搏表现
- 在较正常PP间期长的间歇后,出现一个形态正常的QRS波群,此时P波可能缺失、逆行(位于QRS波前或后)或未下传至心室。
- 逸搏周期相对固定,频率通常为40-60次/分。
-
逸搏心律表现
- 连续出现3次或以上的逸搏,形成规则的心律,频率多在40-60次/分。
- QRS波群形态与窦性心律相似,但可能伴随逆行P波(位于QRS波前、中或后)。
二、临床症状
-
轻度症状
- 若心室率接近60次/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或仅表现为头晕、乏力。
-
严重症状
- 当心率过慢(如40次/分以下)时,可能出现晕厥、心悸、黑矇等症状,需警惕心脏停搏风险。
三、临床意义
-
保护性机制
- 逸搏是心脏对窦房结功能障碍或传导阻滞的代偿反应,可避免心室长时间停搏。
-
病因提示
- 常见于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 若逸搏频繁或形成持续心律,可能需安装起搏器以维持正常循环。
建议结合心电图检查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必要时由心血管专科医生评估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