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ECCD)是指患者在出生时就存在的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这些异常通常在成年后仍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影响。ECCD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和体征
ECCD的症状因缺损的大小而轻重不一,轻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重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劳累后心悸、气喘、乏力: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异常,患者在体力活动后可能出现心悸、气喘和乏力等症状。
- 咳嗽和咯血:肺部淤血可能导致咳嗽和咯血。
- 发绀:当肺动脉压力显著升高时,可能出现右向左的分流而引起发绀,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
- 右心衰竭:表现为静脉充盈、肝大、水肿等。
- 心律失常:老年人可能合并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颤动等心律失常。
2. 并发症
ECCD可能导致以下并发症:
- 肺动脉高压:长期肺血流量增加可导致肺小动脉内膜增生,中层增厚,管腔狭窄,肺动脉压力明显增加。
- 房颤: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能导致血栓形成和卒中。
- 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为主的综合征,常伴有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发生全身性水肿。
3.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ECCD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医疗监护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定期的心脏检查。这些治疗措施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包括限制体力活动、增加医疗费用和心理压力等。
4. 对寿命的影响
ECCD患者的寿命可能受到影响。研究表明,先天性心脏病成年患者缺血性卒中及死亡风险显著增加。60岁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缺血性卒中风险达7.4%,与普通人群相比,先天性心脏病成年患者卒中后30天内死亡率也显著增加。
5. 对社会的影响
ECCD患者的医疗费用和护理需求可能对社会医疗资源产生压力。ECCD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可能对社会生产力产生影响。
老年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症状和体征、并发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对寿命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对于ECCD患者来说,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长期管理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