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局部症状
若咬伤处出现红肿、疼痛、瘙痒、水疱等明显炎症反应,或中心有虫咬痕迹(如蜱虫咬伤可能形成焦痂),需警惕中毒可能。部分毒虫叮咬后可能伴随麻木、刺痛等异常感觉。 -
警惕全身症状
若出现发热、头痛、乏力、恶心、肌肉酸痛、关节痛等症状,可能是中毒或感染的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意识模糊等全身中毒反应,需立即就医。 -
注意特殊虫类风险
- 蜱虫:咬伤后可能引发蜱麻痹(急性上行性麻痹)或蜱咬热(发热、腹痛等),需及时取出虫体并就医。
- 恙虫:叮咬后可能出现无痛性焦痂,伴随高热、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
- 蜂/蝎/蜈蚣:毒液可能引发剧烈疼痛、组织坏死甚至休克。
建议处理措施:
- 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避免抓挠。
- 若为蜱虫咬伤,可用酒精使其脱落,切勿硬拔。
- 出现全身症状或疑似中毒(如高热、呼吸困难)时,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虫咬史。
预防建议:户外活动穿长袖长裤,使用驱蚊剂,避免长时间坐卧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