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痢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 急性期治疗不当:湿热痢、疫毒痢等在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如急于止泻,过早使用收涩药物,导致浊热留滞肠内;或使用寒凉药太过,损伤脾肾,使正气受损,邪气留恋,从而形成正虚邪恋的状态,发展为时发时止、日久难愈的休息痢。
- 饮食不节:病后体虚,脾胃气虚,若此时不注意饮食调养,过食生冷、肥腻、不洁的馊腐食物等,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形成痰湿,气滞血瘀,与肠中糟粕相搏结,化为脓血,可导致休息痢的发生或加重。
- 感受外邪:外感时邪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久病之后,人体正气不足,再次感受湿热、寒湿等外邪,蕴于肠腑,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使气血壅滞,肠络受损,发为痢疾。休息痢患者常因起居不慎、受凉等,导致外邪入侵而诱发疾病发作。
- 情志失调:长期的情志不舒,如恼怒、抑郁等,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胃运化失常,肠道气机不畅,也可诱发休息痢。过度劳累、思虑过度等也会损伤脾胃,使脾胃虚弱,从而容易引发休息痢。
休息痢的基本病机为脾肾气血受损,内外交感而发病,病位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可涉及肾,病机表现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