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物治疗
- 轻度狭窄: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减轻心脏负荷,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降低心率,合并心衰时可短期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
- 血压控制:优先选择ACEI类药物改善心室重构,避免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 急性期处理:心力衰竭时吸氧、利尿,心绞痛时用硝酸酯类,晕厥时需紧急平卧并送医。
2. 手术治疗
- 传统外科手术:开胸人工瓣膜置换术,适用于年轻、无严重合并症的重度狭窄患者。
- 介入治疗(TAVR):经导管微创置换瓣膜,无需开胸,创伤小、恢复快,尤其适合高龄、高危患者。国际指南推荐75岁以上患者优先选择TAVR。
3. 生活管理
- 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定期监测血压和心脏功能。
- 调整饮食(低盐低脂)、戒烟限酒,适度进行中等强度运动以降低发病率。
4.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老年患者:多学科团队评估手术风险,优先考虑TAVR。
- 合并基础疾病者:需综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优化术前准备。
提示:无症状重度狭窄患者若左室功能受损,仍需手术干预;有症状者需尽快治疗,5年生存率不足10%。具体方案需由心脏专科医生根据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