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免拍打虫体
隐翅虫体液具有强酸性,拍打会导致毒液扩散,加重皮肤损伤。应轻轻吹走或甩开虫体,切勿用手直接接触。 -
立即冲洗伤口
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咬伤部位至少15分钟,以清除残留毒液。若条件允许,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小苏打水)湿敷中和酸性毒素。 -
冷敷缓解症状
冲洗后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10-15分钟(注意隔毛巾防冻伤),减轻红肿和疼痛。 -
局部用药处理
- 干燥后外涂炉甘石洗剂收敛止痒;
- 若出现红斑、水疱,可遵医嘱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
- 合并感染时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
-
及时就医
若出现严重红肿、水疱、发热或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或进行系统性治疗。
预防提醒:
- 溯溪时穿长袖衣裤,佩戴手套,避免皮肤暴露;
- 隐翅虫多栖息于潮湿环境,夜间避免强光吸引虫类;
- 随身携带急救包,内备碘伏、抗过敏药等。
注意:切勿用民间偏方(如口水、风油精)涂抹伤口,可能加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