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术治疗
-
手术方式选择
- 结肠切除及一期缝合:适用于结肠脾曲近端闭锁,通过切除闭锁段并直接吻合肠道。
- 结肠造瘘术:对于脾曲远端闭锁或病情复杂者,可先造瘘解除梗阻,待病情稳定后再行二期手术。
- 分期手术:部分病例需先切除扩张肠管并造瘘,通过灌洗扩大远端肠管口径,后期再关闭瘘口并吻合。
-
术式选择依据
- 闭锁类型:如Ⅲb型或合并胎粪性腹膜炎时,可能需采用“T”型造瘘或肠管裁剪成形术。
- 肠管条件:若近端肠管扩张严重,需切除部分肠段以恢复肠道连续性。
二、术后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
术后护理
-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 术后早期需禁食,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避免便秘或腹泻。
-
并发症管理
- 吻合口瘘:需保持吻合口通畅,必要时二次手术。
- 肠梗阻:术后可能因粘连或肠动力障碍复发,需定期复查。
三、营养支持与长期随访
-
营养管理
- 术后早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
- 对于短肠综合征患儿,需联合肠内、肠外营养促进肠道适应。
-
长期随访
- 定期评估肠道功能及生长发育,监测营养状况和并发症。
总结
结肠闭锁的治疗需综合手术、术后护理及营养支持,具体方案需根据闭锁类型、患儿状况及医生经验制定。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但需警惕术后粘连、吻合口瘘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