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的危害较大,具体如下:
- 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
- 肠穿孔:局部肠壁持续缺血可导致全层肠壁梗死,进而引发肠穿孔。肠道内容物会进入腹腔,引起剧烈腹痛、腹胀,迅速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 腹膜炎:肠道缺血坏死后,肠道内的细菌和毒素易渗漏至腹腔,引发细菌性或化学性腹膜炎。患者会出现腹痛加剧、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以及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增加治疗难度和死亡风险。
- 肠梗阻:肠道缺血可使肠壁发生水肿、增厚,甚至造成肠道狭窄或闭塞,进而形成肠梗阻。患者除原有腹痛、呕吐等症状加重外,还会出现停止排气排便、腹部膨隆等典型表现,影响肠道正常功能,严重时可导致肠道坏死。
- 休克:严重的肠道缺血会导致大量体液渗出,再加上剧烈呕吐、腹泻等因素,可引起循环血量减少,出现休克。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若不及时纠正,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 影响生活质量: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便血、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饮食,导致体重下降、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降低生活质量。
- 病死率较高:对于出现肠穿孔、肠坏死、腹膜炎等并发症的患者,病死率较高。即使经过积极治疗,部分患者也可能会遗留结肠瘢痕狭窄等问题,影响肠道功能,需要长期进行康复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老年人缺血性结肠炎危害较大,需引起重视。尤其是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若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疾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