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监测与氧疗
- 密切监测呼吸频率、氧饱和度,轻症患儿可通过面罩或鼻导管吸氧。
- 严重缺氧时需机械通气,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如低潮气量、高呼气末正压)。
-
营养支持
- 给予全胃肠营养,维持机体代谢需求。
二、药物治疗
-
抗感染治疗
- 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如细菌感染用青霉素、头孢类)或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
-
改善肺水肿与炎症
- 使用糖皮质激素(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减轻肺水肿和炎症反应。
-
其他药物
- 肺栓塞需抗凝(如华法林)或溶栓(如尿激酶)。
三、原发病治疗
- 针对诱因(如肺炎、脓毒症、胰腺炎等)进行针对性治疗,控制感染和并发症。
四、支持治疗
-
维持脏器功能
- 保护心、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
手术治疗
- 严重肺栓塞需外科血栓清除术,重症胰腺炎需胰管引流或切除术。
五、重症管理
- 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常规机械通气无效的极重症患儿,可考虑ECMO支持。
- 血液净化治疗:清除炎症介质,改善内环境。
注意事项
- 早期干预:及时识别低氧血症(如氧合指数≥16为重度),避免延误治疗。
- 多学科协作:需儿科、重症监护科(ICU)等多学科联合诊疗。
提示:若患儿出现呼吸急促、发绀、胸凹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规范治疗可提高康复率,但需警惕肺纤维化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