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原病的处理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采取阶梯式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一、基础处理原则
- 立即停止活动并充分休息
出现头痛、乏力等早期症状时,应停止活动并卧床休息,减少耗氧量。 - 氧疗支持
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1-2 L/min),可快速缓解缺氧症状;严重者需高流量吸氧或高压氧治疗。 - 易地治疗
若症状未缓解或加重,需立即转移至低海拔地区(下降300米即可显著改善)。
二、分型处理措施
(一)轻度急性高原病
- 药物缓解:口服乙酰唑胺加速适应,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头痛。
- 营养支持:摄入高糖、易消化食物(如粥、面条),避免高脂饮食。
- 补液:每日饮水3-4升,维持血液循环和代谢。
(二)高原肺水肿
- 紧急处理:绝对卧床,保暖,高流量吸氧(6-8 L/min)。
- 药物干预:舌下含服硝苯地平降低肺动脉压,氨茶碱缓解支气管痉挛,地塞米松减轻炎症。
- 禁忌:避免使用镇静剂,以免抑制呼吸。
(三)高原脑水肿
- 气道管理:昏迷者需气管插管,维持血氧饱和度>90%。
- 脱水治疗: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呋塞米或甘露醇,减轻脑水肿。
- 快速转运:共济失调或意识障碍者需立即下撤并就医。
三、辅助注意事项
- 避免诱发因素:禁烟酒,减少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 监测与观察:持续关注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警惕病情恶化。
- 预防优先:进入高原前可提前7天进行高压氧预适应,降低发病率60%。
四、药物使用规范
症状类型 | 推荐药物 | 注意事项 |
---|---|---|
头痛 |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 避免过量导致胃肠刺激 |
呼吸功能不全 | 乙酰唑胺、氨茶碱 | 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
严重炎症/水肿 | 地塞米松、甘露醇 | 短期使用,防副作用 |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