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高原病是由于人体从平原进入海拔 2500 米以上的高原地区,或久居高原者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对低压低氧环境不耐受所导致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缺氧:高原地区大气压和氧分压较低,人体进入后,氧供发生障碍,全身代谢失代偿。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率加快,以搏出更多血液供应其他脏器;呼吸加深、加快,以提高吸氧量。但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心悸、心慌、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血液会重新分配,脑部血管扩张以保障脑的血氧供应,会引起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而消化道、肾脏等相对不重要脏器的血管收缩,会导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尿少等情况。
- 气候因素:低气压、低氧、低温、大风和强辐射是高原环境的主要气候特点,低温或气温突变是高原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劳动强度过大、工作时间过长、装备与防护措施不当,导致机体过度疲劳,也容易诱发急性高原病。
- 个体因素:进入高原的速度快、海拔高、居住时间长及平素体质偏弱的人群为高发人群。青年人发病风险高于老年人,男性发病风险高于女性,肥胖男性易感性大。饮食不足、过饥过饱、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过度恐惧等也都是易诱发急性高原病的个体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