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的核心治疗药物
以下药物是临床治疗中最常用且疗效明确的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一、糖皮质激素(一线药物)
-
泼尼松
- 作用:抑制炎症反应,缓解肌肉无力和皮肤损害。
- 用法:起始剂量通常为每日20-60mg口服,或按体重(1-2mg/kg·d)调整。病情稳定后需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
- 注意:长期使用需监测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
-
甲泼尼龙
- 作用:与泼尼松类似,适用于病情较重或需快速控制症状的情况。
- 注意:需定期监测血压和电解质。
二、免疫抑制剂(联合或替代治疗)
-
甲氨蝶呤
- 作用:减少免疫系统对肌肉和皮肤的损伤,常与激素联用。
- 用法:每周7.5-25mg口服或静脉注射。
- 注意:需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
硫唑嘌呤
- 作用:抑制T细胞活性,用于维持治疗或激素减量期。
- 用法:每日50-150mg口服。
-
环磷酰胺
- 作用:针对重症患者或合并脏器受累(如肺纤维化)。
- 注意:骨髓抑制风险较高,需严格监测血细胞计数。
三、生物制剂(难治性病例选择)
- 利妥昔单抗
- 作用:靶向清除B细胞,用于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
- 用法:每周375mg/m²静脉注射。
四、对症支持药物
-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肌肉疼痛和关节症状。
-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短期调节免疫异常,降低抗体水平。
用药注意事项
- 联合用药:免疫抑制剂常与糖皮质激素联用以减少激素用量和复发风险。
- 定期监测: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肌酶水平等,及时调整方案。
- 长期管理:需终身维持治疗,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提示: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具体用药剂量和疗程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及患者耐受性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