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症状
早期常表现为不规则发热、乏力、消瘦、贫血、食欲减退、骨痛等全身性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体重不增或下降,晚期可能出现恶病质。 -
局部压迫症状
- 腹部肿瘤:腹胀、腹痛、腹部肿块,可能伴随恶心、呕吐、排便习惯改变。
- 胸部肿瘤:咳嗽、喘憋、呼吸困难。
- 颈部肿瘤:Horner综合征(同侧上睑下垂、瞳孔缩小、无汗症)、肢体疼痛或活动异常。
- 椎旁肿瘤:肢体疼痛、运动或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
-
转移相关症状
- 骨骼/骨髓转移:骨痛、跛行、肢体活动障碍。
- 皮肤转移:无痛性皮下结节,可遍布全身。
- 眼部表现:单侧眼球突出、眼睑下垂、眶周瘀斑(“熊猫眼”)。
- 副肿瘤综合征:发作性多汗、心悸、面部潮红、高血压等儿茶酚胺代谢异常症状;少数出现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舞蹈样动作)。
-
特殊表现
- 分泌性腹泻:因肿瘤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导致顽固性腹泻。
- 腹部包块:多为首发症状,质地坚硬,活动度差,可能跨越中线。
若患儿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持续咳嗽、腹部肿块、肢体疼痛或发育异常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早期诊断结合影像学(如B超、CT)、实验室检查(尿VMA、血NSE)等可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