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及各地调整情况,低保规定及标准如下:
一、低保标准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当前标准为每人每月8400元,按上年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36%确定,并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每年6月底前完成调整。
-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当前标准为每人每月5580元,同样依据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确定,动态调整周期为每年6月底前。
二、申请条件
-
收入条件
-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扣除刚性支出(如医疗、教育、住房等)后仍低于标准。
-
财产条件
- 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政府规定,包括房产、车辆、银行存款等。
-
其他条件
- 城市居民需持有非农业户口,农村居民需为农业户口且家庭成员累计在家居住天数超过300天。
三、申请程序
-
书面申请
- 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交书面申请,可委托村/居委会代为申请。
-
审核流程
- 乡镇政府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息核查等方式核实家庭收入、财产状况,提出初审意见并公示。
-
审批与发放
- 县级民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按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并对家庭人口、收入、财产变化进行定期核查。
四、保障措施
-
专项补贴
- 包括取暖补贴(一般对象550元/月,三县三无对象600元/月)、医疗救助、教育补贴等。
-
住房保障
- 对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提供租赁补贴或实物配租。
-
动态调整机制
- 低保标准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每年调整一次,确保保障水平与生活成本同步。
五、注意事项
-
资格复审 :家庭财产、收入状况变化需及时告知相关部门,县级民政部门定期核查。
-
违规处理 :存在“关系户”“拥有私家车”等情形的,将取消低保资格。
以上政策综合了全国范围的标准及地方调整情况,具体执行以当地最新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