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外瘘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一、创伤因素
- 腹部闭合性损伤
汽车方向盘撞击、高处坠落等钝性外力易损伤腹膜后的十二指肠,若术中探查不彻底或处理不当,术后易形成外瘘。 - 穿透性损伤
刀刺伤、枪弹伤等直接损伤十二指肠,常合并胰腺或肠道损伤,若未及时修复易发展为外瘘。
二、手术并发症
- 胃部手术
胃大部切除术中过度剥离十二指肠残端导致缺血坏死,或远端存在梗阻时,易引发残端瘘。 - 胆道手术
胆囊切除术或胆总管探查术时,若分离严重粘连的十二指肠或操作失误,可能损伤肠壁形成外瘘。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该手术因涉及复杂解剖结构,术后感染或吻合口裂开是外瘘的常见诱因。
三、疾病因素
- 胰腺炎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可影响十二指肠血供,导致肠壁坏死穿孔。 - 恶性肿瘤
胰腺癌、胆管癌等侵袭十二指肠壁,或肿瘤切除术后局部愈合不良,均可形成外瘘。 - 炎性疾病
克罗恩病、放射性肠炎等慢性炎症持续侵蚀肠壁,可能继发穿孔形成外瘘。
四、感染及其他因素
- 腹腔感染
严重腹膜炎或脓肿导致肠壁坏死穿孔。 - 放射性损伤
长期腹部放疗引发放射性肠炎,增加肠壁脆弱性和瘘管形成风险。
关键机制
上述因素通过直接破坏十二指肠壁完整性或影响局部血供,导致肠内容物外溢至腹腔或体表,最终形成外瘘。其中手术操作不当和外伤是临床最常见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