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外瘘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晚期可出现以下多种症状:
- 营养不良:由于长期消化液丢失,蛋白质、维生素和电解质等营养物质大量丢失,患者可出现明显的消瘦、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表现为面色苍白、水肿、乏力,伤口愈合延迟,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各种感染。
- 感染:十二指肠内容物含有大量消化酶和细菌,外瘘后易引发局部和全身性感染。局部感染可导致瘘口周围组织红肿、疼痛、溃烂,形成脓肿。全身性感染则可引起发热、寒战、白细胞计数升高等,严重时可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意识障碍等表现。
- 器官功能障碍
- 胃肠道功能障碍:十二指肠外瘘会影响食物的正常消化和吸收过程,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长期下来,可引起胃肠黏膜萎缩,肠道菌群失调,进一步加重消化功能紊乱。
- 肝功能损害:消化液丢失可导致胆汁分泌和排泄异常,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感染和营养不良等因素也可对肝脏造成损害,表现为黄疸、肝功能指标异常,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升高。
- 肾功能损害:严重的感染、休克以及脱水等可导致肾灌注不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出现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等表现。
-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十二指肠外瘘会导致大量消化液丢失,其中含有丰富的电解质,如钾、钠、氯、钙、镁等。患者可出现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等,表现为肌肉无力、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消化液的丢失还会引起酸碱平衡失调,常见的为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出现呼吸深快、乏力、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