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皮肤症状
- 红肿瘙痒:被咬处可能出现红肿、瘙痒、疼痛,中央常有纺锤形鲜红色风团样损害,可能伴有小水疱。
- 丘疹或水疱:部分患者会在水肿性红斑上出现张力性半球形大疱,婴幼儿更易出现此类严重反应。
二、全身过敏反应(少数人)
若出现发热、头晕、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
三、处理建议
- 清洗伤口: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叮咬处,减少毒素残留。
- 冷敷缓解:用冰袋(外层裹薄毛巾)冷敷15-20分钟,减轻肿胀和瘙痒。
- 药物干预:
- 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止痒。
- 瘙痒严重或过敏反应明显时,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
- 避免刺激:切勿搔抓,以免皮肤破损感染。
四、就医提示
若症状持续加重(如大面积红肿、化脓、呼吸困难等),需及时到皮肤科或急诊科就诊。多数情况下,症状会在3-14天内缓解,但过敏体质者恢复时间可能更长。
建议外出时做好防护,避免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