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凝治疗
-
低分子肝素(LMWH)
- 优势:FDA认证的妊娠期B类药物,不通过胎盘屏障,不影响胎儿发育,出血风险低。
- 用法:根据体重调整剂量,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如APTT)。
- 疗程:需持续至妊娠结束后3个月,确保血栓完全消退。
-
普通肝素(UFH)
- 适用情况:临产或剖宫产前需停药,避免分娩时出血风险。
- 监测:需定期检测APTT和血小板计数。
-
华法林(VKA)
- 禁忌:妊娠期禁用,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畸形或出血。
- 产后使用:分娩后若需继续抗凝,可联用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待INR达标后停用肝素。
二、溶栓治疗(慎用)
- 适用情况:仅限大面积肺栓塞且抗凝无效时,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
- 常用药物:链激酶、尿激酶等,可能引发胎盘早剥或产后大出血。
- 时机:栓塞后5天内溶栓效果最佳。
三、辅助治疗
- 支持治疗:绝对卧床、吸氧、止痛、纠正心衰等。
- 抗生素:合并感染时使用广谱抗生素。
四、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用药:抗凝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过量可能引发大出血。
- 定期监测:包括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胎儿发育情况。
- 多学科协作:需产科、心内科、血管外科联合制定治疗方案。
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请立即就医,切勿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