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等嗜铬组织中的肿瘤,这些组织负责合成、贮存和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当老年人患有嗜铬细胞瘤时,由于其生理机能的退化,可能会更容易出现危象,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医疗干预。
嗜铬细胞瘤危象的早期症状往往与过量分泌儿茶酚胺有关,主要表现为一系列心血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异常。以下是嗜铬细胞瘤危象的一些典型早期症状:
-
血压变化:高血压是嗜铬细胞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经历阵发性高血压,收缩压可以骤然升高到200mmHg以上,有时甚至高达300mmHg 。这种高血压可能是突然发作的,并且在发作间歇期可能恢复正常或者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患者也可能经历高血压与低血压交替的现象 。
-
头痛:由于体内儿茶酚胺水平的急剧上升导致血管强烈收缩,患者常常会抱怨有剧烈的头痛 。这种头痛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面色苍白、心悸等一同出现。
-
面色苍白:当发生强烈的血管收缩时,患者的面部可能出现明显的苍白,这是因为血液被强制从皮肤表面转移到核心器官以维持重要功能的结果 。
-
心悸:心悸是另一个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心跳加速或不规则的心跳,这可能是由于心脏对过多儿茶酚胺的反应造成的 。
-
出汗:患者还可能出现过度出汗的症状,尤其是在高血压发作期间 。
-
视觉问题:视物模糊也是嗜铬细胞瘤的一个特征性症状,它可能是由于眼内压力增加或者是直接对视神经的影响所引起的 。
-
焦虑和恐惧:情绪上的波动如焦虑、恐惧甚至是濒死感也可能出现在嗜铬细胞瘤危象中 。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症状并非嗜铬细胞瘤特有,它们也可能与其他健康问题相关联。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可能患有嗜铬细胞瘤,尤其是当这些症状频繁出现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应尽快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尿液和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测定,以及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诊断 。
一旦确诊为嗜铬细胞瘤危象,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控制血压和心律失常,以及准备手术切除肿瘤。在急诊处理中,α受体阻滞剂是首选用于迅速控制高血压,而β受体阻滞剂则用于管理心律失常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术前的内科治疗尤为重要,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