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镜治疗(首选方法)
- 高频电凝切除法: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适用于大多数息肉,尤其直径>1cm的腺瘤性息肉。
- 激光/微波灼除法:适用于较小或广基息肉,通过激光或微波能量破坏息肉组织。
- 内镜下EMR/ESD术:用于较大息肉(如直径>2cm)或怀疑癌变的病例,可完整切除病灶。
二、药物治疗
-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息肉:需采用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根除感染,可能使部分息肉缩小或消失。
- 对症治疗:若息肉引起消化不良或炎症,可短期使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缓解症状。
三、手术治疗
- 适应症:息肉合并癌变、浸润性生长或内镜无法彻底切除时,需外科手术切除部分胃组织。
四、定期复查与生活方式调整
- 复查建议:
- 小型增生性息肉(直径<0.5cm)可定期胃镜随访。
- 腺瘤性息肉术后需遵医嘱复查,监测复发风险。
- 生活调整:
- 戒烟戒酒,饮食规律,避免辛辣刺激、高盐高脂食物。
- 慎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减少胃黏膜刺激。
五、特殊类型处理
- 家族性息肉病:需结合肠镜检查,尽早手术干预。
- 错构瘤性/异位性息肉:多为良性,可暂观察或择期处理。
提示:发现胃息肉应避免自行用药,及时就医评估治疗方案。内镜治疗创伤小、恢复快,是当前主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