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急性发作时,腺苷是首选药物,起效快且安全性高;长期预防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或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但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一、急性发作期的药物选择
-
腺苷:
- 作用机制:通过短暂阻断房室结传导终止PSVT,静脉注射后10-20秒起效。
- 优势:半衰期极短(<10秒),不良反应(如面部潮红、胸闷)通常短暂。
- 注意事项:需在心电监护下使用,哮喘患儿慎用。
-
普罗帕酮:
- 适用于腺苷无效的病例,可口服或静脉注射,但可能抑制心肌收缩力,需监测血压。
二、长期预防用药的权衡
药物类型 | 代表药物 | 适用情况 | 潜在风险 |
---|---|---|---|
β受体阻滞剂 | 普萘洛尔 | 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 低血压、支气管痉挛 |
钙通道阻滞剂 | 维拉帕米 | 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大龄儿童 | 婴幼儿禁用(致低血压) |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 胺碘酮 | 难治性病例 | 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纤维化 |
三、家长需警惕的风险与建议
- 避免诱因:感染、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可能触发发作,需加强日常观察。
- 急救准备:若发作持续>20分钟或伴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
- 个体化治疗:药物选择需结合患儿年龄、体重及合并症,切勿自行调整剂量。
小儿PSVT的药物治疗需以安全有效为核心,急性期控制与长期预防并重。家长应掌握基本识别方法,配合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心脏负荷及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