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治疗
- 休息与营养: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如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以增强免疫力。
- 环境管理:保持居室通风,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注意保暖。
2. 对症治疗
- 退热处理:体温超过38.5℃时,可通过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冰敷)或药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 止咳化痰:剧烈咳嗽可遵医嘱使用右美沙芬、复方甘草片等药物;痰液黏稠者可用盐酸氨溴索糖浆等促进排痰。
- 吸氧支持:呼吸困难或缺氧患者需吸氧,重症者可能需机械通气。
3. 抗病毒治疗
- 核心药物:早期使用阿昔洛韦(静脉注射为主)、伐昔洛韦或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
- 联合用药:部分病例可联用干扰素或中药抗病毒制剂(如连花清瘟胶囊)增强疗效。
4. 并发症处理
- 细菌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抗生素。
- 电解质紊乱:密切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及时补液。
5. 免疫调节治疗
- 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可补充丙种球蛋白,调节免疫功能。
注意事项:
- 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疗程。
- 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加强监测,治疗难度较大。
-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加重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