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性征异常症的形成机制主要与肾上腺激素分泌异常有关,具体病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先天性因素
-
酶缺陷导致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由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基因突变,导致合成皮质激素的关键酶(如21-羟化酶、11-β羟化酶、3-β羟类固醇脱氢酶等)功能缺陷。这些酶缺陷阻碍皮质醇的正常合成,通过负反馈机制促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增加,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同时导致前体物质堆积并转化为过量雄激素,引发性征异常。 -
遗传性肿瘤倾向
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综合征(MEN),可增加肾上腺皮质腺瘤或癌的发生风险。
二、后天性因素
-
肾上腺肿瘤
- 功能性肿瘤: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或腺癌,肿瘤细胞自主分泌过量雄激素(如睾酮、脱氢表雄酮)或雌激素,打破性激素平衡,导致男性化或女性化表现。
- 恶性肿瘤:女性化肾上腺肿瘤多为恶性,易转移至肝、肺等器官。
-
药物及医源性损伤
-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抑制肾上腺功能,间接引发激素分泌紊乱。
- 手术或放射治疗对肾上腺的损伤也可导致激素分泌失衡。
-
其他病理因素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破坏肾上腺组织,影响激素分泌。
- 感染:结核等感染侵犯肾上腺,导致功能异常。
三、激素合成路径异常
在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中,不同酶的缺陷会引起特异性代谢异常:
- 21-羟化酶缺乏:雄激素合成途径不受限,导致女性男性化,严重者伴盐丢失。
- 11-β羟化酶缺乏:脱氧皮质酮蓄积引起高血压,同时雄激素过量。
- 3-β羟类固醇脱氢酶缺乏:皮质醇和醛固酮合成障碍,男性出现假两性畸形。
综上,该病的核心机制是激素合成、分泌或调节异常,涉及遗传、肿瘤、药物等多因素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