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急性期治疗
-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通过输液及电解质补充(如补钠、补钾)缓解脱水、低血压等症状,需注意输液量避免肺水肿。
- 糖皮质激素替代:首选氢化可的松,急性期先静脉滴注,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后期需终身维持治疗。
- 控制感染:合并感染时选用广谱抗生素(如美罗培南),用药前需排除过敏反应。
-
慢性期治疗
- 激素替代疗法:确诊后需终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剂量需根据年龄、体重及应激状态调整。若单纯糖皮质激素无法纠正失盐症状,需加用盐皮质激素(如氟氢可的松或去氧皮质酮)。
- 应激状态处理:感染、手术等应激情况下需临时增加激素剂量,应激消除后恢复维持量。
二、手术治疗
- 肿瘤或腺体切除:若因肾上腺肿瘤或垂体腺瘤压迫导致功能异常,需手术切除,术后补充激素。
三、日常管理
- 电解质监测:定期检测血液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补液方案,预防低钠或高钠血症。
- 营养支持:保证充足营养摄入,必要时静脉补充氨基酸、葡萄糖等。
- 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接触感染源,增强免疫力。
- 长期随访:定期评估生长发育、骨龄及肾上腺影像学检查,调整治疗方案。
四、特殊情况处理
- 发热或应激事件:体温≥38.3℃或中度以上应激时需加倍激素剂量,严重应激(如外伤)需立即静注3-5倍剂量并送医。
- 疫苗接种或轻度感染:通常无需调整剂量,但需密切观察。
五、预后
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但需终身管理。轻症患儿预后良好,重症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危及生命。
提示: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建议携带医疗警示卡,以便紧急情况下快速识别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