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药物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耐药性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方案,以下为综合治疗建议:
一、抗感染治疗
-
经验性抗菌治疗
- 多重耐药菌高风险患者:首选广谱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或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
- 革兰阴性菌覆盖:可联合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或氨基糖苷类药物。
- 耐药革兰阳性菌:如怀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需加用糖肽类(万古霉素)。
-
针对病原体的精准治疗
- 铜绿假单胞菌:选择环丙沙星或头孢吡肟。
- 不动杆菌属:推荐舒巴坦或多粘菌素E。
- 肺炎克雷伯菌等产ESBL菌: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为优选。
二、辅助治疗药物
-
糖皮质激素
- 适用于炎症反应强烈或合并休克的重症患者,短期使用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可减轻炎症损伤。
- 需警惕高血糖、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
-
免疫调节剂
- 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辅助使用胸腺肽或干扰素,增强抗感染能力。
-
痰液溶解剂
- 氨溴索可促进排痰,改善气道通畅性。
三、支持治疗措施
- 氧疗与机械通气:纠正低氧血症,维持血氧饱和度>90%。
- 营养与液体管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注意事项
- 病原学检测:尽早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调整。
- 疗程与剂量:足量、足疗程用药,避免治疗不足导致复发或耐药。
以上方案需结合临床实际,动态评估疗效与副作用,必要时多学科协作优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