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素存在但非唯一决定
家族中有早发冠心病(如男性<55岁、女性<65岁发病)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冠心病的贡献度约为40%-60%,但具体遗传方式尚不明确。 -
相关基因与风险
已发现200余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易感基因,涉及脂质代谢、炎症反应等通路。例如PCSK9、LDL-R等基因变异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升高相关,可能增加ACS风险。 -
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
即使携带遗传易感基因,生活方式(如吸烟、高脂饮食)、高血压、糖尿病等环境因素仍起关键作用。研究显示,遗传因素仅解释约21.6%的冠心病相关死亡,其余78.4%归因于环境和个人习惯。 -
临床建议
有家族史者需更早进行心血管筛查(如心电图、血脂检测),并积极控制高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健康饮食、戒烟限酒等可降低约50%的发病风险。
综上,ACS虽存在遗传倾向,但通过早期干预和健康管理可有效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