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内科急症,处理方法如下:
一般治疗
- 休息与监护: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外界干扰。收入冠心病监护病室,给予至少 24 小时的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 吸氧:仅有明确低氧血症(氧饱和度 < 90%)或存在左心室功能衰竭时可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 95% 以上。
- 饮食与通便:最初饮食应以容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为主,宜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如便秘可给予缓泻剂。
- 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和鼓励,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可应用小剂量的镇静剂,减轻患者焦虑和紧张情绪,让患者得到充分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药物治疗
- 抗栓治疗
- 抗血小板治疗:非 ST 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起病后应快速给予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还可联合使用二磷酸腺苷受体激动剂,如氯吡格雷,当可疑存在氯吡格雷抵抗时选择替格瑞洛。对于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常用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阻断药替罗非班。
- 抗凝治疗:磺达肝癸钠可在整个住院期间有限推荐使用。也可使用肝素,目前推荐使用依诺肝素,应用 2~8 天。比伐卢定可降低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急性冠脉血栓事件的风险。
- 抗心肌缺血治疗
- 硝酸酯类:对反复发作的心绞痛患者先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长期口服硝酸酯类药物,但要注意硝酸酯耐药的可能,建议 “偏心性给药”。
- 镇痛剂:如硝酸酯类不能缓解疼痛,应立即给予吗啡治疗。
- β 受体阻断药:在无心力衰竭、低输出量、心源性休克风险或其他禁忌证的情况下,应在最初 24 小时开始服用,可减轻心肌耗氧量、缩小梗死面积,预防心源性猝死。
- 钙通道阻断药:地尔硫䓬类钙拮抗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慢心率,改善心肌供血,尤其可改善冠脉痉挛,但合并心力衰竭失代偿期和显著心动过缓时应慎用。
- 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抑制剂:无禁忌证患者,应给予口服此类药物,如 ACEI/ARB 类药物,包括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缬沙坦、替米沙坦等。
- 调脂治疗:患者应在入院 24 小时内评估空腹血脂,无论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饮食控制如何,均应早期和持续应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手术治疗
- 介入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
- 非 ST 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等高危患者推荐立即(<2 小时)行介入治疗;有 cTn 升高或降低等高危标准者推荐早期(<24 小时)行介入治疗;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中危标准者推荐 72 小时内行介入治疗。
- ST 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未经溶栓治疗的急性心梗患者,首选介入治疗。包括症状发病 < 12 小时(包括正后壁心肌梗死)或伴有新出现或可能新出现 LBBB 者;发病 36 小时内出现休克,病变适合血管重建,并能在休克发生 18 小时内完成者等情况。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多用于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应根据临床情况、并发症以及疾病严重程度选择血运重建策略,决定是否施行该手术。
其他治疗
主要包括针对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对症治疗。如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可使用利多卡因等药物;出现心力衰竭,可给予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出现休克,应积极补充血容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