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综合征的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骨骼异常
- 下肢受累:股骨和胫骨病变可导致髋内翻或成角、短肢畸形,严重者呈 “牧羊拐” 畸形,伴有跛行、疼痛和酸胀不适感。
- 头面部受累:额部、上颌骨或下颌骨隆起,颜面部不对称,上颚突起类似狮面,可伴有眼球突出、鼻塞等压迫症状。
- 脊椎或肋骨受累:偶见于脊柱,多为腰椎,颈胸椎受累少见,可产生后凸、侧弯畸形;胸部不对称,有局限性突起。
- 手部受累:很少单独侵及手骨,常在上肢弥漫性病变时波及,掌跖骨受侵者肢端隆起。由于骨质破坏和骨形成异常,骨密度降低,骨的脆性增加,还容易发生骨折。
- 皮肤表现:一般出生时即有牛奶咖啡斑,常位于骨骼病变同侧,以面部、颈部、脊柱旁及臀部等处多见。表现为一处或多处点片状、斑片状且大小不等的褐色或黄棕色色素沉着,边界不规则。
- 内分泌腺体受累
- 性早熟:较为多见,且常早于骨病变。女性患儿表现为第二性征早发育、过早阴道不规则出血,子宫及卵巢较正常同龄儿童增大,或发生卵巢囊肿,骨骺提前愈合等;男性患儿性早熟相对少见。
- 甲状腺异常:甲状腺肿大及功能亢进较常见,也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报道。
- 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低磷血症等相对罕见。
眼眶受累严重时,可压迫视神经,造成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听神经受累者,可致听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