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并结合医生的具体建议。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及其效果:
- 1.β受体阻滞剂:盐酸普萘洛尔(心得安):剂量为1~3mg/(kg·d),分3次服用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或美托洛尔(倍他洛克):学龄前小儿按成人剂量的1/4~1/2给药,1~2次/天
-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依那普利(苯丁酯脯酸)和福辛普利(fosinpril monopnl):这些新一代高效低毒长效的ACEI药物已应用于临床,后者从肾和胆汁两条途径排泄,对肾功能已有不全者(Cr30~60ml/min)亦可应用
- 3.钙通道阻滞剂(CCB):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可选择性地阻止细胞外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使细胞内游离钙离子下降,引起血管扩张,从而产生降压作用
- 4.利尿剂:氢氯噻嗪(双氢氯噻嗪):按1~2mg/(kg·d),分2~3次口服
- 5.硝普钠:适用于严重高血压,伴有心、脑器官损害,心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者。静脉滴注硝普钠效果可靠,剂量为1~8μg/(kg·min)持续静滴
其他治疗措施
-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控制体重、限制钠盐摄入、适当体育活动等
- 抗凝治疗: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
- 血管扩张剂:如甲基多巴、肼屈嗪等,可直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
- 监测血压:在使用任何降压药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可能的副作用,如低血钾、高血糖等
- 定期复查:建议定期复查肾功能,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小儿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