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病的药物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因选择,以下是不同肌病类型的针对性用药建议:
一、炎性肌病(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 糖皮质激素
- 泼尼松:一线治疗药物,可快速控制肌肉炎症和皮肤症状。
- 甲泼尼龙:适用于重症患者或冲击治疗。
- 免疫抑制剂
- 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常与激素联用,减少激素用量及复发风险。
- 环孢素/他克莫司:用于难治性病例。
- 生物制剂
- 利妥昔单抗:靶向调节免疫反应,适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病例。
二、代谢性肌病
- 营养补充剂
- 左卡尼汀(肉碱):改善线粒体功能,适用于肉碱缺乏型肌病。
- 辅酶Q10:辅助能量代谢,缓解肌肉无力。
三、疼痛及症状管理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 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缓解肌肉炎症和疼痛。
- 肌肉松弛剂
- 盐酸乙哌立松:缓解肌肉痉挛和僵硬。
四、其他辅助治疗
- 抗疟药
- 羟氯喹:改善皮肌炎的皮肤症状,需监测视网膜毒性。
- 免疫球蛋白
-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用于重症或激素抵抗型患者。
用药注意事项
- 糖皮质激素需逐步减量,避免骤停引发反跳。
- 免疫抑制剂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
- 药物选择需结合肌电图、肌肉活检等检查结果,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
(当前时间: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