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力衰竭的处理需结合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制定综合方案,以下是基于当前临床实践的分级处理措施:
一、基础生命支持与稳定
- 体位调整
年长患儿取半卧位,婴幼儿可保持下肢下垂体位,减少静脉回流以缓解心脏负荷。 - 氧疗支持
高流量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急性肺水肿时需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但需注意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氧疗禁忌。 - 镇静管理
使用苯巴比妥或吗啡镇静(注意呼吸抑制风险),缓解患儿烦躁情绪,降低氧耗。
二、药物治疗方案
(一) 核心药物
- 强心剂
- 地高辛:适用于慢性心衰,需监测血药浓度防止中毒
-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急性心衰首选,起效快且对肾功能影响较小
- 利尿剂
呋塞米联合螺内酯,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 - 血管扩张剂
酚妥拉明静滴或硝苯地平口服,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二) 特殊用药
-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力农):用于顽固性心衰,与洋地黄联用增效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长期改善心室重构
三、急症处置流程
- 急性左心衰抢救
- 双腿下垂体位+高流量吸氧(6-8 L/min)
- 吗啡0.1-0.2 mg/kg皮下注射(呼吸功能正常者)
- 呋塞米1-2 mg/kg静脉推注,30分钟起效
- 液体管理
严格限制液体入量,新生儿按60-80 mL/(kg·d)计算,监测中心静脉压
四、终末期干预手段
- 机械循环支持
人工心脏植入适用于难治性心衰,浙大儿院已开展儿童专用装置临床应用 - 心脏移植
终末期患儿可通过全国唯一儿童心脏移植门诊评估手术指征,五年存活率超75%
五、长期管理要点
- 营养支持:低盐饮食(<2 g/d),严重心衰限水800-1000 mL/d
- 监测指标:每周体重、每日尿量、每月BNP/心超复查
- 预防措施:接种肺炎/流感疫苗,避免感染诱发心衰加重
注:新生儿心衰需特别注意纠正代谢紊乱(低血糖、低血钙),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心病禁用高浓度氧疗。所有治疗方案需由儿童心血管专科团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