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过期计算通常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和通则:
1. 确定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 生产日期:指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包括包装或灌装日期。
- 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2. 计算过期日期
过期日期的计算公式为: 例如,如果一包饼干的生产日期是2025年4月1日,保质期为6个月,那么它的过期日期为2025年10月1日。
3. 考虑贮存条件
食品的实际贮存环境可能与推荐条件存在差异,这会直接影响其保质期。例如,高温或潮湿的环境会导致某些食品提前变质。
4. 不同食品类别的特殊规定
部分特殊加工食品(如罐头、速冻食品)有更严格的保质期标准和监管要求,需特别关注。
5. 新版国家标准要求
根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预包装食品需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示保质期的到期日,消费者不再需要通过计算确定食品何时过期。
6. 消费保存期
为避免食物浪费,新标准规定食品生产者可根据食品属性、食用特征等自愿标示预包装食品的“消费保存期”,作为食品的最后食用日期,供消费者参考。消费保存期长于保质期,在该期限内,食品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7. 网络食品销售标识要求
通过网络销售的预包装食品,应当在销售主页面刊载预包装食品的主要标签信息,包括食品名称、净含量、成分或者配料表、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生产者名称、地址等。
以上是食品过期计算的一般通则,具体操作时还需结合食品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标准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