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变质发红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
-
霉菌生长:
- 甘蔗:春季是食用霉变甘蔗中毒的高发期。甘蔗经过一个冬天的储存,很容易滋生霉菌,特别是节菱孢霉菌。它会产生一种叫做3-硝基丙酸的剧毒物质,对人体神经系统有着极强的破坏力。如果甘蔗颜色发红、发黑,或者闻起来有霉味、酒味,就说明已经变质,不能再吃。
- 木耳:干木耳如果保存不当,也可能变质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如果发现木耳受潮变软、失去弹性,或者颜色发红、发白,就说明可能已经变质,千万不要食用。
-
毒素产生:
- 土豆:土豆发芽后,芽眼周围会变成绿色,并产生大量的龙葵碱。龙葵碱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生物碱,会刺激胃肠道。食用后会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瞳孔散大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
食物氧化:
- 虾蟹:虾蟹表壳有一种不稳定色素——虾青素。烹饪过程中易受热氧化为更稳定的虾红素,所以颜色由青变红。但虾蟹死亡后,虾青素同样会经历缓慢的氧化过程,也会变为红色,应避免购买。
-
食物中的天然色素:
- 紫甘蓝:紫甘蓝、紫薯、紫米、黑枸杞等食物富含花青素,它的特点是在酸性下呈红色,碱性呈蓝色,中性可能是紫色。北方的水一般呈弱碱性,紫甘蓝焯水后,变蓝是正常现象。
-
食物中的多酚类色素:
- 山药:山药中富含一种极易被氧化的酚类化合物。切开后,酚类化合物被空气氧化,颜色变黄,但不影响健康。
-
食物中的血红素:
- 肉类:生肉含有血红素,尤其是红肉。血红素中的红色二价铁受热易被氧化成褐色三价铁,所以红肉做熟后会变褐色。
如果食物变质发红,特别是由于霉菌生长或毒素产生导致的,应该立即停止食用,以避免健康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食物的储存条件和方式,确保食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保存,以延长其保质期并减少变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