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结石与胆管炎的综合处理方案(截至2025年4月)
一、急性期处理
- 抗感染治疗
急性胆管炎需立即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常用头孢类(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钠)或氟喹诺酮类药物。若合并厌氧菌感染,可联用甲硝唑。 - 生命支持
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必要时吸氧或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二、核心治疗方式
- 内镜治疗
- ERCP取石术:为首选微创方法,通过内镜直接取出结石、解除梗阻,适用于大多数病例,尤其合并胆管炎者。
- 支架植入:用于暂时引流胆汁,缓解急性炎症。
- 外科手术
-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适用于内镜治疗失败或复杂结石(如大结石、多发性结石)。
- 胆囊切除术:若合并胆囊结石,可预防复发。
- 胆肠吻合术/肝移植:仅用于极严重的胆管狭窄、反复感染或肝功能衰竭患者。
三、辅助治疗措施
- 药物辅助
- 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用于溶解胆固醇结石或预防复发。
- 解痉止痛药:布洛芬等缓解疼痛,但需排除急腹症后使用。
- 饮食调整
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增加膳食纤维(如蔬菜、全谷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四、长期管理
- 定期随访
术后需通过超声、CT或胆道造影监测结石复发及胆管通畅性,建议每6-12个月复查。 - 预防复发
控制体重、适度运动,避免快速减重;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需同步治疗。
五、特殊情况处理
- 休克患者:需紧急手术(如胆总管切开引流术)并抗休克治疗。
- 肝内胆管结石:若合并肝萎缩或脓肿,可能需肝部分切除术。
注:治疗方案需根据结石类型(胆固醇/胆色素)、炎症严重程度及患者全身状况个体化制定。微创治疗(如ERCP)因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