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病情凶险,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下是流脑的处理方法:
一、一般治疗
- 卧床休息: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
- 饮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 护理: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如褥疮、呼吸道感染等。
- 对症治疗:
- 高热: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 头痛:给予镇痛药物。
- 呕吐:给予止吐药物。
- 烦躁或惊厥:给予镇静药物。
二、抗菌治疗
- 青霉素:
- 成人剂量:20万~30万U/(kg·d)
- 儿童剂量:10万~25万U/(kg·d)
- 分次剂量每2~3小时推注或快速静脉滴注。
- 氯霉素:
- 成人剂量:50~100mg/(kg·d)
- 儿童剂量:50~75mg/(kg·d)
- 分次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 氨苄西林:
- 成人剂量:12g/d,每2~3小时分次快速静脉滴注。
- 头孢菌素类:
- 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疗效良好。
三、脱水降颅压治疗
- 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降低颅内压。
- 山梨醇:与甘露醇交替使用。
- 葡萄糖:50%葡萄糖溶液,快速静脉推注。
- 尿素:30%尿素溶液,快速静脉滴注。
四、镇静止惊治疗
- 氯丙嗪和异丙嗪:肌注或静推,用于高热、频繁惊厥及有明显脑水肿者。
五、呼吸衰竭的处理
- 洛贝林、可拉明、回苏灵:中枢神经兴奋剂。
- 氢溴酸东莨菪碱:静注,改善脑循环,兴奋呼吸和镇静。
- 气管插管:吸出痰液和分泌物,辅以人工辅助呼吸。
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监测生命体征:调整饮食结构和补液方案。
七、重症监护
- 全天候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八、隔离措施
- 严格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九、预防性治疗
- 利福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治疗。
十、疫苗接种
- 流脑疫苗:预防流脑的重要手段。
以上是流脑的处理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菌治疗、脱水降颅压治疗、镇静止惊治疗、呼吸衰竭的处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重症监护、隔离措施、预防性治疗和疫苗接种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