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膜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通常与抗生素的使用有关,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病。其症状表现主要包括:
1. 腹泻
- 频率和程度:腹泻是最主要的症状,轻者每天大便2~3次,重者可达每天30次以上,粪便多为水样便,严重时呈蛋花汤样。
- 伪膜:部分患者可排出斑块状伪膜,这是由于肠道黏膜受到炎症侵袭,分泌功能紊乱,大量液体渗出导致。
2. 腹痛
- 性质和部位:腹痛通常发生在下腹部,疼痛性质可能是钝痛、胀痛或痉挛性疼痛,有时非常剧烈。
3. 发热
- 体温: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严重感染时体温可超过39℃。
4. 恶心呕吐
- 频率和影响: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频繁呕吐会影响患者营养摄入和水电解质平衡。
5. 便血
- 程度:便血相对较为少见,当肠道黏膜损伤严重,导致黏膜下血管破裂时,可出现便血症状,便血程度不一,轻者仅大便潜血阳性,重者可出现鲜血便或暗红色血便。
6. 腹胀
- 感觉:由于肠道内积聚了大量的气体和液体,患者可能会感到腹胀。
7. 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 症状:如果腹泻症状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长期腹泻和呕吐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如钠、钾、氯等的失衡。
8. 中毒症状
- 严重程度:严重的伪膜性肠炎可能会导致中毒症状,如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患者的肠道健康已经受到严重影响,需要及时就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伪膜性肠炎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以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