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膜性肠炎的药物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耐药性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选择。以下是常用药物及使用建议:
一、首选抗生素
-
甲硝唑
- 适用情况:轻中度感染的一线用药,对大多数艰难梭菌感染有效。
- 用法:口服或静脉滴注,推荐剂量为500mg每日3次,疗程10-14天。
-
万古霉素
- 适用情况:中重度感染、甲硝唑无效或不耐受患者,对肠道局部杀菌效果显著。
- 用法:口服125-250mg每日4次,疗程10-14天。
二、替代或新型抗生素
-
非达霉素
- 适用情况: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与万古霉素相近且复发率更低。
- 用法:口服200mg每日2次,疗程10天。
-
杆菌肽
- 适用情况: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无效时的备选方案,需注意肾毒性风险。
- 用法:口服25000单位每日4次,疗程7-10天。
三、辅助治疗药物
-
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
- 作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增殖。
- 用法: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以上服用,避免相互影响。
-
蒙脱石散
- 作用:保护肠道黏膜,缓解腹泻症状,常与抗生素联用。
-
补液及电解质调节
- 作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
四、注意事项
- 严格遵医嘱:抗生素需根据感染程度和耐药性调整,避免自行用药或停药。
- 监测副作用:甲硝唑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万古霉素需关注肾毒性风险。
- 重症管理:若合并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需考虑手术干预。
总结
轻中度患者首选甲硝唑,中重度或复发者推荐万古霉素或非达霉素,辅以益生菌和补液支持。具体方案需结合临床评估,确保疗效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