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食行为
患者会反复出现不可控的暴食发作,短时间内摄入远超正常需求的高热量食物(如点心、糖果),进食速度极快且常伴随失控感。这种行为可能从偶尔因压力暴饮暴食逐渐发展为频繁发作。 -
清除行为
暴食后为防止体重增加,患者可能采取催吐、滥用泻药、过度运动或服用利尿剂等极端手段。例如,部分患者会因担心发胖而频繁自我催吐。 -
对体重的过度关注
患者常对体重和体型存在扭曲认知,即使明显消瘦仍认为自己肥胖,对“瘦”有强烈执念。这种焦虑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
情绪与行为异常
早期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暴躁或情绪低落,部分患者会因身材焦虑而过度节食,随后陷入暴食-清除的恶性循环。可能伴随社交退缩(如回避聚餐)或强迫性运动。 -
生理信号
长期暴食和清除行为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如反酸、腹泻)、电解质紊乱、牙釉质磨损等躯体症状,严重时甚至引发急性胰腺炎等急症。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通过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营养干预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