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贪食症的表现可从行为、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等多维度综合呈现,具体如下:
一、核心行为表现
-
暴食行为
- 短时间内摄入远超正常量的食物(通常在2小时内),且无法控制进食行为,常伴有失控感和进食速度快的特点。
- 暴食后可能秘密进食以掩盖行为,避开他人视线。
-
补偿行为
- 为抵消暴食后果,采取催吐(如用手指刺激咽喉)、滥用泻药/利尿剂、过度运动或禁食等极端方式控制体重。
二、心理及情绪特征
-
对体型/体重的病态关注
- 过度担忧体重增加,频繁称重或照镜子,自我评价完全受体型影响。
-
情绪波动与羞耻感
- 暴食前常因焦虑、抑郁等情绪触发进食冲动;暴食后陷入自责、内疚或羞耻感。
- 情绪化进食成为缓解负面情绪的短期手段。
三、生理及健康影响
-
体重波动与代谢紊乱
- 因暴食与补偿行为交替,体重可能剧烈波动,但部分患者体重仍处于正常范围。
-
消化系统问题
- 频繁催吐导致胃酸反流、牙齿腐蚀、胃痛,暴食则引起胃胀、消化不良等。
-
电解质失衡与并发症
- 催吐或滥用药物可引发低钾血症、心律失常等严重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四、社会功能损害
- 社交回避与孤立:因对体型的自卑或暴食行为的羞耻感,患者可能减少社交活动,加剧孤独感。
其他特征
- 周期性失控:暴食与补偿行为每周至少1次,持续3个月以上。
- 共病风险:常伴随焦虑障碍、抑郁等精神疾病。
神经性贪食症需通过医学评估(如DSM-5标准)确诊,上述表现若持续存在,建议尽早寻求专业干预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