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全覆盖”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含义,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解释:
-
党内监督领域的“两个全覆盖”
- 派驻机构全覆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这是党内监督体制的重大改革,强化了党的自我监督,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例如,中央纪委原来主要在政府部门设置派驻机构,在党务部门基本没有设置派驻机构,改革后实现了向中央和国家机关都要派驻纪检机构。
- 巡视监督全覆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对所有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都应当进行巡视,以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违纪违法、违反八项规定、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等方面的问题,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促进问题解决,遏制腐败发生。
-
群众工作领域的“两个全覆盖”
- 联系群众全覆盖:部分地区推行的联系群众全覆盖工作法,将党员干部与群众紧密联系起来。比如宁陕县探索创新“联系群众全覆盖、服务群众全覆盖”群众工作法,全县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建立镇、村、组三级网格,将区域内所有农户纳入三级网格管理。同时,按照政治引领、致富益贫、家风家貌等情况,将全县农户识别为“放心户”“关心户”“连心户”,分类建立档案并纳入网格动态管理。县级领导带头,全体党员干部下沉到三级网格,统筹联系服务所有农户,实现联系群众“无死角”。
- 服务群众全覆盖:在服务群众方面,同样以宁陕县为例,探索服务群众“民意一线收集、承诺上门落实、事项分级办理”方式。健全完善群众会议常态化工作机制,广泛征集社情民意;各级网格员定期走访不同类型的农户,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包帮干部向农户做出“三承诺”,实施服务“三上门”,坚持“三必到”,努力做到群众“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对于群众反映的事项,简明事项三级网格当即办,一般事项二级网格现场办,重点事项一级网格牵头办,疑难事项县级层面竭力办,夯实办理责任,明确时限标准,对群众反映事项主动入手、迅速办理、及时回复。
“两个全覆盖”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和实践方式,无论是党内监督还是群众工作领域,都旨在通过全面、系统的措施来加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升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