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中毒的处理方法需根据中毒类型及严重程度采取综合措施,具体如下:
一、紧急处理
-
清除未吸收毒物
- 催吐:经口中毒早期(6小时内)立即用温水、生理盐水或1%-5%碳酸氢钠溶液催吐。
- 洗胃:使用上述液体反复洗胃,直至洗出液澄清,随后灌入活性炭、氢氧化铁或蛋白水以减少砷吸收。
- 导泻:洗胃后口服硫酸钠或硫酸镁促进肠道残留砷排出。
-
皮肤接触处理
- 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接触部位,减少皮肤吸收。
二、解毒剂治疗
-
特异性解毒药物
- 二巯丙磺钠:按5mg/kg肌肉注射,每4-6小时一次,连续3-5天。
- 二巯丁二钠:0.5-1g加入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每日2-3次,疗程3-5天。
- 硫代硫酸钠:用于辅助砷排泄,尤其适用于慢性中毒。
-
其他解毒措施
- 依地酸钙钠可用于神经系统损伤的砷中毒患者。
三、血液净化治疗
- 血液灌流:通过吸附清除血液中的砷,每次2-3小时,可多次进行。
- 血液透析:适用于严重中毒伴肾功能衰竭的患者。
四、对症及支持治疗
- 维持内环境稳定
- 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休克,监测肝肾功能。
- 缓解症状
- 腹痛可使用解痉药,头痛或发热可短期用对乙酰氨基酚(需监测肝功能)。
五、慢性中毒处理
- 外用药膏(如二丙醇油膏)治疗皮肤损伤,避免使用脂溶性药物如二巯丙醇。
- 长期补充维生素C、E,调整饮食并避免再次接触砷源。
六、注意事项
- 所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用药。
- 职业暴露人群需加强防护,定期体检。
(注:以上处理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调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