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制作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
原料验收
- 质量检测:对生鲜乳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包括感官指标(如色泽、滋味、气味、组织状态等)、理化指标(如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密度、酸度、冰点、杂质度、含皂量、抗生素等)以及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体细胞数、大肠菌群数、金黄色葡萄球菌、阪崎克罗诺杆菌等),确保原料奶符合生产标准。
- 过滤净化:通过多次过滤,去除牛乳中的毛发、尘埃等杂质,保证牛奶的纯净度。
-
预处理
- 冷却储存:刚挤出的鲜奶温度较高,容易滋生细菌,需要迅速冷却至4℃以下,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长牛奶的保质期。
- 预热分离:将冷却后的牛奶预热至一定温度,然后进行净乳分离,去除牛奶中的杂质和部分水分,提高牛奶的纯度和质量。
-
标准化
- 成分调整: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对牛奶中的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等进行标准化调整,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
杀菌
- 巴氏杀菌:采用较低的温度(一般在60℃-90℃之间)对牛奶进行短时间的加热处理,以杀灭牛奶中的病原菌,同时尽可能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和风味不被破坏。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巴氏杀菌乳等产品。
- 超高温瞬时灭菌(UHT):将牛奶在极短的时间内(通常为几秒钟)加热到135℃-150℃,然后迅速冷却。这种杀菌方式能够彻底杀灭牛奶中的微生物,使产品在常温下具有较长的保质期,适用于生产灭菌乳等产品。
-
冷却
- 降温处理:杀菌后的牛奶需要迅速冷却至适宜的温度,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包装。冷却过程可以通过板式热交换器等设备实现。
-
灌装
- 选择包装材料:根据产品的类型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如玻璃瓶、塑料瓶、纸盒等。
- 灌装操作:使用自动化灌装机将冷却后的牛奶灌装到包装容器中,并确保灌装量的准确和稳定。同时,还需要对包装容器进行密封,以防止牛奶受到外界污染。
-
质检
- 成品检验:对灌装好的牛奶进行抽样检测,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 包装检查:检查包装的完整性和合规性,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
储存和运输
- 成品储存:将经过检验合格的牛奶成品放入冷库或常温仓库中进行储存,等待销售或运输。
- 冷链运输:对于需要低温保存的产品,如巴氏杀菌乳等,需要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冷链,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牛奶制作生产线的工艺流程涵盖了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才能生产出高质量、安全可靠的牛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