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开票500万是含税还是不含税
不同语境下,小规模开票500万的含税与否有所不同,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判定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时
在认定小规模纳税人时,年应税销售额500万指的是不含税销售额。年应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销售服务、销售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其应税行为年应税销售额按未扣除之前的销售额计算。纳税人偶然发生的销售无形资产、转让不动产的销售额,不计入应税行为年应税销售额。 例如,某小规模纳税人在连续12个月内,纳税申报销售额不含税为480万,稽查查补销售额不含税为20万,那么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为500万,刚好达到小规模纳税人认定标准上限。
开票限额规定方面
含税开票情况
- 按期初余额和当期发生的销售额计算。
- 月销售额超过500万(含)的,开具发票时,对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销售额、服务费用等不含税收入,作含税收入处理。
- 月销售额未超过500万(不含)的,开具发票时,对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销售额、服务费用等作含税收入处理。
不含税开票情况
- 月销售额超过500万(不含)的,开具发票时,对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销售额、服务费用等作不含税收入处理。
- 月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含)的,开具发票时,对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销售额、服务费用等作不含税收入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超过500万(不含税)的,即使开具了含税发票,也应按照不含税的规定处理。同时,对于月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含税)的,即使开具了不含税发票,也应按照含税的规定处理。
连续12个月开票升级为一般纳税人时
税收管理部门规定,小规模企业连续12个月开票总金额超过500万元,就要升级为一般纳税人,这里的500万是含税的。即小规模企业在连续12个月内,纳税额加上销售总额超过500万元,则需按照一般纳税人的税务申报义务及征税标准来办理税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