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物治疗
- 首选药物:奥卡西平、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对局灶性发作效果较好。部分患者可选择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等广谱药物。
- 用药原则:需持续用药至少2年,停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若发作频率较低(如每年1-2次),药物治疗通常有效。
2. 手术治疗
- 适应症:药物难治性癫痫(发作频繁或药物副作用明显)或存在结构性病变(如海马硬化)的患者。
- 常见术式:
- 前颞叶切除术:切除前颞叶异常区域,适用于多数颞叶内侧癫痫患者。
- 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针对海马硬化患者,术后无发作率可达70%。
- 脑叶切除术:根据癫痫灶位置切除部分颞叶、额叶等。
- 术后管理: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定期随访评估疗效及并发症。
3. 神经调控治疗
-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通过植入设备电刺激迷走神经,抑制异常放电。
-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调节特定脑区电活动,减少发作频率。
4. 新兴疗法
- 基因疗法:德国研究团队开发的靶向基因疗法,通过强啡肽抑制神经元过度唤醒,动物实验中已证实可抑制癫痫发作数月。该疗法尚处研究阶段,未来可能为药物难治性患者提供新选择。
5. 辅助措施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疲劳、饮酒等诱发因素,保持规律作息。
-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情绪压力。
注意事项:约70%的颞叶癫痫患者可通过手术治愈,但需严格术前评估(如脑电图、影像学检查)。儿童患者需综合考虑发育情况,谨慎选择治疗方案。若药物控制不佳,建议尽早考虑手术干预。